close
今天我想分享一本之前就想分享,而且可以一看再看的好書《零雜念:東大和尚教你做自己,活得輕鬆自在》。
零雜念.jpg
 
這本書是2013年出版的。
龍瞬師父以自己的人生過程的經驗,
因為心中滿是雜念,而休學,甚至放棄念完人人稱羨的東京大學法律系,
前往印度去尋找能讓他的心獲得平靜的方法。
 
 
龍瞬師父不同於大多數的出家和尚,
他不講佛經,他拿掉宗教意味濃厚的氣息,
直接將他研究佛法,得知佛陀的思考方法是什麼,
拿來運用,可以馬上在現實生活中實踐的方法。
 
 
書中前半部在說明如何分類自己的雜念。
 
 
我認為不太容易,可能我的領悟還不到吧。
 
 
但我總結一個核心方法,就是保持覺知,保持覺察自己的心以及感受
 
 
例如,當我覺得我很生氣時,
就好像有另一個客觀的自己,在看待自己,
看著自己很生氣的情緒。
 
那個客觀的自己,就保持觀察,而不給予任何的批評或控制。
 
 
練習的方式,可以是把自己正在做什麼事情,就用嘴巴說出來。
當我在洗碗時,就說「我正在洗碗」,然後試著感受水流動的感覺,以及碗筷清洗的感受。
 
 
我個人覺得,最棒的是在書中的第164頁之後,
探討個性真的不能改變嗎?以及自信恢復術。
 
 
龍瞬師父要我們思考一個問題,「人的個性無法改變」這句話是真的嗎?
 
 
其實,追根究柢,個性就是由反應生成的。
如果好好回想,大部分應該是從人生的某一個時間點開始的。
 
 
而佛教學說,認為人的反應是隨著心的特性,
由刺激產生,最後一定會消失。
 
 
換言之,個性不過就是一種「反應的形式」,理論上也一定可以改變。
 
 
但是,為什麼人們會不斷重複相同的反應呢?
 
 
佛教的學說給予的解答是:「因為執著」。
 
 
人們一直緊抓著一些想法或觀念不放,只會一味重複記憶中的相同反應,所以覺得個性無法改變。
 
 
總之,
最重要的是「想要改變」的心念。
 
 
反應是可以改變的,所以個性也可以改變。
只要有心想改變,就能做到。
 
 
曾經有人問佛陀,人的個性和境遇是由什麼決定的?
 
 
「業」(karma),決定一個人的人生。
佛教的學說,認為命運是由前世的業而來,
而佛陀表示,業就是意志。
 
 
在佛陀的教誨中,不存在「宿命」、「神的意志」或是「基因」之類的決定論。
 
 
佛陀不斷告訴我們的關鍵是,
「在僅此一次的人生中,好好專注在自己該做、能做而且想做的事情上。一切唯心造。」
 
 
另一個很值得學習的是「佛陀式的自信恢復術」。
 
 
很多人缺乏自信,甚至是極度沒有自信。
非常希望自己可以變得更有自信,但是不知道怎麼做才能提升自信心。
 
 
龍瞬師父說,其實最看不起自己的,正是我們自己。
 
 
別人並不是像我們想的那樣看待我們。
 
 
因為,我們所認為的事情,往往跟事實完全不同。
 
 
佛陀的觀點,「缺乏自信」這個想法,本身就是一種成見
 
 
這種想法的真面目到底是什麼?
 
想必是對自身能力的負面判斷,認為「我的能力很弱」的這種想法。
 
 
不過,仔細思考,這種判斷會讓我們感到愉快還是不愉快?
對我們是有正面還是負面的影響?
 
 
很顯然,肯定是不快樂,是負面的影響。
 
 
但為什麼我們沒辦法跳脫出去呢?
 
 
原因出在判斷這種內心機制上。
 
 
白話文就是:「我們的心充滿著成見,以為自己看到的就是真實的世界」。
 
 
就像是我之前很喜歡一款小汽車,
結果我騎車出去,居然發現很多人開那一款小汽車。
就很自然地認為真的很多人喜歡那一款小汽車,
而且會認為有很多實際證據,因為眼見為憑。
 
 
但事實上,很可能本來就是如此,
只是因為我當時的心,充滿著喜歡那一款小汽車,
於是讓我用那種成見去看到的世界,
就會看到很多那種車子,進而強化我心中的認知。
 
 
這是一種心的特性,人們的心只會透過成見來看世界,
 
 
「世界看起來跟自己想的一樣」!
 
這就是所謂的「內心機制」。
 
 
因此,佛陀的最高超智慧就是:「不下判斷」
 

零雜念之一.jpg

 
缺乏自信的人最重要的就是「不要下否定的判斷」。
 
「不論在何種狀況下,都不要責備自己」
 
 
真心推薦給所有看到這篇文章的人。
 
佛陀要我們「活在當下」,學習放下心中的執著。
 
方法就是:「覺察內心」「覺知當下所做的事」以及「不下任何判斷」
 
 
草薙龍瞬,涂祐庭譯,2013年,《零雜念:東大和尚教你做自己、活得輕鬆自在》,新北市:智富
arrow
arrow

    阿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