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我想分享熊仁謙寫的《別讓世界的單薄,奪去你生命的厚度》這本書。
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.jpg
 
熊仁謙是1990年代後出生的,非常年輕有為,因為家裡篤信佛教,他小的時候曾出家過,因此開啟他研究佛學的道路。
 
 
他從印度、尼泊爾等地學習研究佛法,並將之視為「印度哲學」或「南方哲學」,拆掉宗教意味的外衣,只留下心理哲學上的方法與學問,帶回台灣,創辦「快樂大學」,希望大家可以藉由南方哲學來面對自己的人生,讓自己快樂。
 
 
我很欣賞他,很欽佩他。在這裡推薦他的書,也讓我重新理解佛學。
 
 
他整本書有三大部分,每個部份大約有四到五個章節,希望藉此讓我們找回自己內心的自由權。讓人生回歸人生該有的樣子。每個小篇章,都可以獨立來看,非常值得收藏,一讀再讀。
 
 
我個人覺得是另類的介紹「佛陀思考法」。在此,我以這本書的目錄來介紹這本書的重點內容。
 
 
第一部份,生是意外,死是必然
 
一、沒思考過死亡,怎麼懂得什麼是真正的活著?
 
1.我們真的好好想過「死亡」嗎?
 
2.缺乏死亡教育的社會
 
3.在科學提出死亡的解答之前,宗教便有其存在的必要
 
二、對抗終極的失敗是不可行的,你只能接受它
 
1.生與死,是對立的嗎?
 
2.一場不會贏的戰爭
 
3.「失敗為成功之母」不過是個「好接受」的故事
 
4.「多一隻羊,就會有多一隻羊的煩惱」
 
三、恐懼吞噬我們的理性
 
1.直視恐懼最深處
 
2.得與失是同時發生的
 
3.以恐懼為動機的行動
 
4.面對一無所有的恐懼
 
四、放過自己,畫下完美的句點
 
1.你的快樂,站在懸崖上
 
2.所有付出終究會走向失去,但我們能決定據點的樣貌
 
3.培養拒絕的能力
 
4.讓我們放過自己
 
五、包容,來自看見人的恐懼沒有分別
 
1.「被討厭」的那些自私的人
 
2.溝通,始於了解對方與我一樣怕
 
3.害怕不被理解,加深了我們的恐懼
 
4.印度哲學的智慧:接受有生必有死,才能脫離痛苦的循環
 
第二部分,情感的力量
 
一、我們都誤解了真誠
 
1.真誠不是隨心所欲
 
2.感情的維繫需要「刻意練習」
 
3.越是付出,越珍愛
 
二、掌握人際關係中的主控權
 
1.掌握主控權,才能保護珍視的東西
 
2.主控權是真誠的防護網
 
3.掌握主控權不是改變對方,而是避免安逸的狀態
 
三、如何「創造主控權」
 
1.主控權讓我們能從容應付關係中的各種狀況
 
2.掌握主控權的條件
 
3.讓對方跟你一起坐上「情感」這艘波濤洶湧中的大船
 
4.創造情感共鳴的一方,就是握有主控權的人
 
四、不進則退,無常的人際關係
 
1.穩定的關係是不進則退
 
2.想要和諧的關係,必須主動出擊
 
3.關係的破滅
 
4.關係中的共同目標
 
五、愛自己?不如好好認識自己
 
1.愛自己,就能得到他人的愛?
 
2.依賴外在的東西,還是要依靠自己的內心?
 
3.認識自己在賣什麼「招牌菜」
 
4.「招牌菜」與相應的客群
 
5.人不能用單一標準評斷彼此
 
6.「因」與「緣」
 
7.印度哲學的智慧:一切行動來自情感的力量
 
第三部分,真正的快樂
 
一、現代生活充滿焦慮,可以用消費來解決嗎?
 
1.積極追求「多」與「快」的社會
 
2.我消費,故我在
 
3.「不足」就用花錢來解決?
 
4.為什麼「少」能感動我們?
 
5.不是得到的不夠,是知道的不夠
 
二、我們不快樂,是因為我們誤解了快樂
 
1.興奮與刺激等於快樂嗎?
 
2.刺激上癮
 
3.沒有了「必需品」之後
 
三、真正的快樂是什麼?
 
1.當快樂變成商品
 
2.真正的快樂來自和諧
 
3.達成和諧的第一步是「接受不完美」
 
4.活著就是不完美
 
四、人是適應力是有限的
 
1.不需要的東西,便成為負擔
 
2.為了適應「快」而犧牲「慢」的能力
 
3.接受不完美,接受「會失敗」的自己
 
4.印度哲學的智慧:快樂與自由,從內心停止尋求完美開始
 
結語,因為我們都是「人」
 
 
熊仁謙在書中最一開始就提到,人需要「安心」的程度,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。
 
人大多都需要一個支撐自己生命的理由,什麼理由都好,讓我們得以活下去。
 
人需要安心,需要故事來讓自己安心。
 
熊仁謙說,講白了,所謂的信仰,就是可以提出某種解釋,某種令人安心的故事。
 
很重要的是,人經常二元對立,例如生與死、好與壞等等,我們都想要趨吉避凶,但往往不願接受,禍福相依,生與死並非對立。
 
可是易經的哲學早就告訴我們,萬事萬物都是禍福相依,沒有百分之百的好,也沒有百分之百的壞。
 
另外,熊仁謙提到印度哲學中有句話,形容付出越多,最後這些東西消失的時候,痛苦就會越強烈,那句話叫做「大苦聚」
 
也就是佛陀說的人生有八苦中,最苦的有兩個,一是「愛別離」,另一是「求不得」。
 
熊仁謙在書中提到,如果死亡是一件必然發生的事情,我們為什麼會把它看得那麼可怕?
 
如果沒有死亡,我們就會一直活著,持續因為活著而產生的行動,就會不斷重複得失,深陷在搞不清楚狀況的無明之中。
 
死亡就像個警鐘,能提醒我們離開無明的狀態,要我們看清楚人生。
 
印度哲學認為如果沒有對死亡有某種程度的了解,那麼所有的學問都是白談。
 
換句話說,在我們死去的那一天,能夠以什麼樣的態度面對死亡,才是最重要的。
別讓世界的薄度  有漏皆苦.jpg
在此,我還要再說明書中提及,佛陀認為人是不可能快樂的。更精確地說,快樂不是一個東西或是終極目標,不是達到或得到,而是一種時時刻刻都在覺察自己的狀態。
 
佛陀提到,有漏皆苦人,只要有失去,就會感到痛苦。死亡,也可以說是一種失去。
 
所以,應該要去覺察,去認識自己的想法,以及認識死亡,去接受這一切本來的樣子。
 
如果只是一昧的追求快樂,會變成想要刺激的生活,例如喝酒、飆車、玩女人等等。這樣就變成傷害自己。而且,那是個非常短暫的快樂。
 

苦是要被認識的.jpg

所以書中提到,是無法斬斷的,而是要去認識。所以佛陀當時的論點是,並非得到的多才叫快樂。不快樂,很可能是因為知道的太少
 
人是不存在完美的。這是必須認識到的真理。接納不完美的自己,接納會失敗的自己,才有可能達到內心的和諧。和諧的狀態或許比快樂更加重要,而且貼切。
接受不完美.jpg
 
只有停止尋求完美,覺察與認識造成自己痛苦的原因,才有可能達到內心的自由。
停止尋求完美.jpg

內心才會自由.jpg

總之,我非常推薦大家去買這本書,收藏它,當人生中遇到困難時,或是心情不好時,可以翻來看一看,讀一讀。品嘗書中提到許許多多的印度哲學的智慧。
 
arrow
arrow

    阿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