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我讀完這本書《每個人都想學的焦慮課》,覺得裡頭有幾個重點值得分享。這本是偏學術研究的精華整理,適合自己跟心理治療師一起研讀和練習,也可以自己練習,書中附上專業人員的認知治療自助練習手冊。
每個人都想學的焦慮課一.jpg

 

Aaron T. Beck和David A. Clark著,陳莉淋譯,2020年,台北:高寶國際出版
 
內容摘要:
 
焦慮和恐懼是人正常的反應,但若程度過度和持久,就會影響日常生活。
 
類型
 
一、 擔心每件事都快毀滅
 
二、 擔心自己失控不適
 
三、 極度害羞而避免社交和出入公共場所
 
 
認知治療的基本概念:
 
「我們的思考方式影響我們的感覺」
 
所以「改變我們的想法可以改變我們的感受」
每個人都想學的焦慮課二.jpg
 
恐懼:是對特定對象或狀況下的自主反應
 
 
焦慮:是一種持久且複雜的情緒狀態,主要是預期某些未來的狀況,自認無法預測何時發生和控制的威脅。
 
 
恐懼是所有焦慮狀態的核心
 
 
人在焦慮時會過分專注在威脅和危險上。
 
 
人之所以焦慮,是因為自動思考危險,將之災難化,誇大常見狀況下不好的結果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。
 
 
大部分的人在焦慮時很難察覺到自己的想法,往往只會過度專注在自己的感覺有多糟上面。
 
 
所以,察覺出焦慮想法是很重要的技巧,必須學會且常常練習。
每個人都想學的焦慮課三.jpg
 
焦慮時的注意力只會完全集中在威脅和危險上。
 
 
焦慮源自於思考錯誤,是窄化且扭曲的思考。例如將事件災難化,妄下結論,目光短淺的認為某種可怕的結果即將發生。
 
每個人都想學的焦慮課四.jpg
 
焦慮症的人會有的信念如下三大宗:
 
一、 認為持續焦慮恐懼會傷害健康
 
二、 無法容忍不確定性
 
三、 討厭新奇、陌生的狀況
 
 
逃跑反應,以及逃離造成你焦慮的事物,是一種自然反應。表面上似乎有效降低焦慮程度,但其實根據研究,逃避並非減少焦慮的最佳策略。
 
 
相反地,逃跑、逃避將會導致焦慮問題一直持續
 
 
焦慮其實會自動消退,除非我們內在的想法不變,失去包容心和正向的思考。
 
焦慮的人往往認為自己很脆弱無助,所以會低估自己調適擔心害怕的能力。
 
 
不要與焦慮對抗,也不要嘗試控制,要順其自然。切記,要有耐心,不要離開情境,也不要放棄,多給自己十分鐘待在情境下。
 
 
我們追求的控制是無法實現的,因為恐懼源於內在,它是一種想法,是一種感覺。
 
 
改變思考焦慮的方式,將改變你的焦慮經驗。
 
 
因為焦慮時的思考方式都專注在威脅的嚴重性和危險的可能性,而且專注在個人的無助感和脆弱感上。
 
 
正常的思考主要專注在面對挑戰,解決問題,以及思考各種結果的現實可能。
 
 
每天練習質疑我們的焦慮思考,然後勇敢地面對恐懼,因為根據研究,逃避是造成焦慮持續強大的因素。
 
 
與其對抗焦慮,不如接受它,歡迎它成為生活的一部分。然後多練習會令我們焦慮的人事物,盡可能減少對安全的依賴。
 
 
勇氣是化解或克服恐懼和焦慮的重要元素。
 
 
關於社交焦慮
 
 
每個人都會在意其他人對我們的看法。喜歡被認同,討厭被批評。所以會盡可能去避免給人負面的印象。
 
 
社交焦慮的三大核心要素:
 
一、 害怕負面評價
 
二、 極度在意自己的社交表現
 
三、 盡可能躲避人群
 
 
請善待自己,別逼迫自己,也別太沉溺,太陷入災難性的思考。請不要吝於給自己讚賞和掌聲。
 
 
為什麼我們會擔憂?
 
 
擔憂是一種無法控制的思考鍊,主要聚焦在一些與未來負面或威脅性有關的不確定結果上。
 
 
擔憂的人會
 
一、 災難化的思考
 
二、 無法忍受不確定性
 
三、 追求完美
 
 
心理學家們一致認為大部分的擔憂都是無用的,反而適得其反,無法享受任何當前的種種美好。
 
 
認知治療的第一步,也是最重要的一步,就是判斷這個擔憂是一個真實的事實,還是一種想像萬一的情況。
 
我個人很推薦這兩天看到的一位網紅,叫做安大雄,有興趣的可以去找來看看。
基本上,我還是覺得神經語言程式學NLP講得比較清楚好懂。
 
arrow
arrow

    阿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