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在這疫情越趨嚴峻的情況下,或許可以學習氣功來打通任督二脈,提升免疫力。

一直以來,我都很想學氣功,可惜苦無遇到老師。
2016年,美國史丹福大學電機博士、臺大前校長李嗣涔用科學實證精神,
潛心研究氣功30年,總算出版成冊。
這是一本解開傳承千年的氣功治病奧祕,科學實證,
成功激發人體氣感的研究精華!
我推薦這一本的原因是,從頭到尾,都有科學方法、科學途徑,以及科學實證。
而且,李校長把每次的階段成果,都有寫成論文期刊,
投稿到世界不同的國家科學期刊上,也有刊登出來,
有興趣者可去找來閱讀,可受公評。
李校長把氣功,稱為一種狀態,如睡覺是一種狀態一般。
氣功態大致上又可分成「共振態」和「入定態」。
李校長認為,所謂的科學,就是具有「再現性」。
也就是,任何人只要按照相同的步驟,就會得出一樣的結果。
於是,他提出沒有任何武學派門之分,
也沒有任何宗教氣息的「科學氣功」。
書中有四種功法,都有科學根據。但基本上,都以「共振態」為主。
李校長說,若要走「入定態」,需要有專業的老師帶領。
四種科學氣功的大致功法:
一、 掐指功
二、 掐指甩手經絡操
三、 禪密功精華導引
四、 快速思想集氣
坦白說,我自己之前練習的結果是,毫無感覺。
於是我寫信給李校長,
他回信告訴我,也許我的大腦屬於「入定態」的,
這需要到他的台大實驗室做腦波鑑定才會知道。
我是還沒去啦。是很想跟他約個時間,但現在疫情蔓延,實在不是好時候。
但我相信他的科學氣功,
也許有人是適合的,能照著書裡的科學方法做,可以練成功。
所以我推薦
李嗣涔,2016,《科學氣功:李嗣涔博士30年親身實證,每天10分鐘,通經絡袪百病》,台北:三采文化出版
補充
所謂的「入定態」,就是靜坐。

這本書的作者洪啟嵩,他裡面提到的靜坐方法,
比較像是靜心數息,我認為安全許多。
因為他在書中強調,不要完全閉眼睛,只要微微的半閉半開,
像是佛寺裡的佛像那樣即可。
然後保持心裡默數呼吸,可以只數吐息,從一數至十,再從一開始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