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你有沒有倒著看世界過呢.jpeg
昨天,在Youtube上看到一位易經名家岑逸飛,他說,在《易繫辭》中有句話,「一陰一陽之謂道」!北宋理學家程頤和程顥在教弟子時,都會問這句話裡哪個字最重要?
 
 
不只他們的弟子,包括現在很多人也都會回答,是「道」字最重要。
 
 
答案是錯的。
 
 
一陰一陽之謂道,最重要的是「之」這個字。因為這個之字,是一陰一陽的代名詞,說明世間萬物的變化,是不斷在陰陽之間做出變化,達到一個均衡。
 
 
岑老師說,很多人對於「陰陽均衡」的意思都誤解了,特別是對於所謂的「中庸之道」,更是誤解很深,誤以為是中間的中,西方人以為是中位數的中,但實際上,是「射中」的「中」。
 
 
是要找出陰陽均衡的合適點,這個合適點未必在中間,合適點可能是3:7,或8:2,而不一定是5:5。
 
 
他說,易經卦象裡的六個爻,反而是中間三和四爻,多數是凶。最好的爻則是二爻或五爻,多數是吉。
 
 
所以,不應該以平均數或中間數來思考陰陽問題,而是要看具體情況而定,到底要多給一些陰,還是多給一些陽,不同情況有不同的調整。
 
 
均衡點是全方位的均衡,而不是平衡。
 
 
更重要的是,我們從來不說陽陰,而是陰陽。我們會說,負陰抱陽。很多搬家工人,是背著冰箱爬樓梯,不是抱著冰箱往上。背是陰,抱在前面是陽。所以,陰的力量是很大的,往往大於陽的力量。
 
 
根據現在的天文物理學,發現暗物質和暗能量,在整個宇宙裡,這些屬於陰的,看不見的,佔比有八、九成,只有一、兩成是陽。
 
 
而陰和陽最大的區別:
 
陰,是看不見的,是屬於精神層面的,是屬於理性和冷靜的,
 
陽,是看的見的,是屬於物質層面的,是屬於感性和情緒的。
 
 
而世間萬事萬物都有陰陽。
 
 
西方哲學家黑格爾和馬克思,因此提出了正反合的辯證法。可惜他們後來走到最後,把一正一反當做鬥爭。事實上,陰陽不是必然爭鬥,而是調合。陰陽的S形,永遠在一個圓圈裡,循環不息。
 
 
我這幾天也在認真讀《金剛經》和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。我發現,金剛經裡最常出現的文句,就是「如來說世界,非世界,是名世界」;「具足色身,即非具足色身,是名具足色身」;「一合相,即非一合相,是名一合相。」這類的。
 
 
而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則強調「遠離顛倒夢想,究竟涅槃。」
 
 
我突然發現,心經的「顛倒夢想」以及金剛經的「什麼,不是什麼」,很像是一種「陰陽」的概念。
 
 
如果將這個概念萃取出來,變成現在的人可以活用在自己身心靈方面的方法,就很像是「思想顛倒法」。或者,可以說是將自己的念頭想法「反向」
 
思想顛倒法.jpg
 
說不定,可以藉由提醒自己,將自己當下感到痛苦的想法和念頭,「顛倒過來看」,就可以自己找出微調自己身心靈的均衡點。
 
 
也就是說,如果自己的心念和當下的痛苦是屬於「陽」,就給自己一點「陰」,或許就能幫助自己從中看到自己的實相,幫助自己找到安定自己身心靈的點。
 
 
比如,我覺得自己的人生很爛,自己的身體運勢很差很衰,這句話的顛倒,反過來說,可以是「我的人生很好,我自己的身體運勢很好」。但這可能不是真的,自己也不會相信。
 
 
所以可以再反面想一下,或許是「我的想法認為自己人生很爛,」「我自己認為自己身體運勢很差很衰,」但這只是我自己認為,不是百分之百的絕對。
 
 
當我這樣一想,內心的那種鬱悶感,和不好的心情,瞬間就淡化很多。
 
 
或許人生就是要倒著看一下世界,才會看到不一樣的世界和認知。
 
 
圖片來源:https://www.pexels.com/zh-tw/photo/18353904/
 
歡迎來聊一聊
arrow
arrow

    阿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